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 正文
全球焦点!濮阳这个村的阁会,热闹了200多年!
来源:濮阳市广播电视台  时间:2023-02-06 13:04:17
字号:

“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用北宋词人周邦彦的诗句来描写元宵节民俗文化展演活动现场最为贴切。在濮阳县两门村的街道上,元宵节非遗民俗文化展演热气腾腾,精彩纷呈。民俗艺人热热闹闹耍社火,欢欢喜喜闹元宵,为大家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民俗文化盛宴。

当天上午十点,在喧天的锣鼓声中,濮阳县两门村阁会拉开序幕。十字街上人山人海、鼓乐喧天、舞步翩翩。玄妙奇巧的背阁表演、气势恢宏的舞龙方阵,俏皮灵动的舞狮、活泼风趣的踩高跷等精彩的民俗节目轮番上演,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和喝彩。


(资料图片)

现场观众 肖珍:听说这里有文艺演出,然后就带着孩子过来感受一下传统的文化。特别热闹,有舞狮、高跷、背阁、舞龙……各种的节目特别好看,孩子看了特别开心。

现场观众 赵树仁:我们这边是从小到大就在这传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有四条街,分别对应四个不同的非遗。北街是玩龙,双龙戏珠;西街是背阁,东街是踩高跷;南街是舞狮。咱们的传统文化非常丰富,也非常有意思。因为我的爷爷是在北街玩龙的,所以我从小到大也是跟着一块受过这种熏陶。每年正月十三、十四、十五的时候都非常热闹,一家人会出来玩来参加,参与进来。

东西南北街道的表演队你方唱罢我登场,相继登场亮相。同时,闻声而来的群众也越聚越多,欢乐的锣鼓声中,穿红戴绿、满面油彩的演员踩着高跷、腾跳起伏地舞龙舞狮,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演员 田自芳:我是拉花车的,花车组,我已经干了三十多年了,我十几岁都开始干这个,干这个非常高兴,为了大家的开心快乐,每年都开心快乐。

演员 赵鑫怡:我9岁了,准备的是这个挑花篮的节目,今天弄得挺成功,学了十几天。

据了解,濮阳县两门村两门村乃原开州四大古镇之首,处濮滑两县交界处。自古商贾云集,早在清咸丰年间,已形成庙会。村中每年有五次古会,依次为农历二月初二、四月初四、九月初九、十月十五、十二月初八(腊八会)。每逢古会,两门村人山人海,热闹非常。尤其是在每年正月元宵时节,两门村有玩艺以及杂婴的惯例,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成为濮阳县一张独特的文化名片。群村民众积极参与,传承经典又创意无穷,具有明显的地方民俗和人文特色。大批传统节目、优秀民间艺术呈现出崭新的风貌,赋予新的生机和活力。

濮阳县两门西街阁会总顾问 王志刚:两门阁会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参加人员就是300多人,从7架阁一直增加到20多架阁,再增加4架抬阁。咱的前期工作从初一下帖,初五正式下帖参加人员就该派演员了,从初七就开始整个工作行动起来,该排演排演。正月十三参神,正月十四正式演出,一直演到十六。一定把这个文化活动完整的传下去,发扬光大,提高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

记者 李博洋 徐凯祥 濮阳县台 任淑伟 陈永忠

编辑:杨忠林 

审核:赵 玲

终审:马咏川 

监制:吴水振

标签: 民俗文化